今天是:星期一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广场 >小吃文化 >浏览文章

各地年俗小吃,回味过年的乐趣!

2015/2/4 15:44:00 来源:三明微生活
0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今天就是除夕夜了。大家是不是回老家吃上本地的传统小吃啦?没吃到也没关系,一起看看三明各地的年俗小吃回忆一下吧!


  梅列


  米冻


  半成品的米冻可切成各种形块加辅料用煮的方法,如海鲜煮米冻,小编觉得加点虾米、紫菜,放点辣椒是极好的选择;也可以用煎的方法,如煎烧米冻,还可以在切成长方块后用清炸的方法。米冻在制作过程中常会加入一些色素,以制作五颜六色的制品。


  三元


  粘米花


  经常在小新华都旁边的路口看到有人在现场制作,小编每天经过都会看到,貌似生意还蛮好滴,就是木有花钱买来尝一尝,吃过的YuYu可以来分享是怎么味道的。


  米粿


  来到三明居住后才吃到三明的米粿,列西有家罗氏米粿就还不错,一般米粿内包有炒熟的冬笋,茭白、酸菜、肉丝等馅料,即包即食,有嚼性,味美爽口,是作为早餐的选择之一。


  宁化


  长命菜


  宁化人在淮备祭祖和年饭中,白天,要把鸡、猪肉等整隻、整块放进锅中煮,煮熟后,汤中投入萝卜和芥菜,芥菜不能切碎,要整片煮熟,食时也只能撕开而不用刀切,宁化人称之为"长命菜",取"长命"之意,一锅煮下,可以连食几餐。


  烧麦


  烧麦是宁化客家传统小吃,每逢节日或有远方客人到来,客家人都会亲手包烧麦来款待。客家的烧麦跟我们平常吃的烧麦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以精选地瓜粉、芋子为主原料,配以新鲜瘦肉、虾米、笋、萝卜、葱等配料和调料。让人百吃不厌。


  大田


  米粿


  过年和过节离不开祭祖活动,而大田民间祭祖的主要供品之一就是米粿。因此,米粿成了大田人春节里最重要的食品之一。米粿在民俗活动的文书中,通常称为“粢盛”,即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这种蒸熟的粳米饭,倒入石臼捣成团,眼观白如脂玉,鼻嗅饭香扑面,放进嘴里咀嚼绵软微甜、韧性十足。米粿食用可素可荤,品种和样式丰富。


  炸糍丸


  油炸糍丸,当地的方言叫“浮萋”。这种拌上红糖捏成铜钱一般大小的糯米丸子,炸熟后的颜色、模样与铜钱几近,寓意大富大贵,深受大田人民的喜爱。每逢节日,或者红白喜事,炸糍丸必定是少不了的主食之一。


  红蛋炒米粉


  大田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红蛋和炒米粉,一则表示吉祥,一则缠缠绵绵代表着前程的远大和亲情的长久。所以凡是年节,或办喜事,或有客来,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炒米粉,外加两枚剥好皮染上红颜色的熟鸡蛋。炒米粉配红蛋,是构成大田民间节日饮食的重要内容


  明溪


  肉脯干


  明溪肉脯干是客家风味食品,历史悠久,载誉五百余年, 居“闽西八大干”之首,驰名海内外。系精选鲜猪后腿瘦肉,以传统工艺,上乘调味品,通过削片、腌渍、炭火精心烘烤而成。本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产品具有不干不燥、松香锦甜、原汁原味、熏香、酱香、麻辣、回味悠长等特点。制成后色、香、味俱佳,既有韧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无穷。


  客秋包


  即蕨须包,是明溪县风味食点。制法:将煮熟的菜芋去皮后捣烂,与蕨粉(地瓜粉、木薯粉)揉和,以水粘手即可捏成薄胚。馅则因料异,多用香菇、红菇、冬笋、虾肉、干贝、精肉、豆芽、韭菜、葱、蒜、豆腐干等,包成菱状、蒸、煮皆宜。熟后酱油、味精、猪油。具有皮薄馅、滑嫩易嚼、鲜美不腻、四季皆宜的特点。


  建宁


  大禾糍


  金黄的大禾糍切成小拇指宽窄,加上菜地里刚摘下的蒜苗、辣椒,山上的新鲜香菇切成细条,再把旧年里柴草灶前的腊肉割几片下来,灶头猛火快炒,三两分钟就可以出锅。红黄白黑相间冒着腾腾热气,清香四溢,带着腊肉的烟火气息,透着特殊的碱水味道,滑而不腻,咬下去糍粑弹口而不粘牙、柔韧而不劲道。唇齿间米香、肉香、菇香合在一起激发着每个味蕾的精神!细尝这滑爽的糍粑,新米的清新就着那丝丝幽幽的碱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年糕


  建宁人称年糕为糕糍,是糯米加白糖或者红糖蒸制成,伴料可以加花生、芝麻、柑皮等;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煎糍


  煎糍的形状以圆形居多,又称油圆,油圆象征着一年四季平安圆满。也是建宁人拜年的主要礼品,送煎糍即送圆满、送吉利。


  沙县


  糍粿


  糍粿就是舂糍、糍粑,糍粑一般滚豆粉、白糖或红糖食用;而粿一般包糟菜末、萝卜丝等,吃起来香润可口。


  芋包


  芋包也叫芋饺,外部用木薯粉或芋制成,有嚼劲。不过小编在三明吃的芋饺里面包的基本都是韭菜,唉,作为肉食主义,个人觉得不喜欢。


  米冻


  沙县米冻用籼米制作,是沙县民间百姓普遍喜欢的美味食品。民间在春节和立夏时有互相馈送的习俗,民间盖新房,亲友要馈送米冻,取其赞美房东新盖房子为“美栋”之意。


  永安


  爆米花糕


  小时候家里开始准备这些美食时总是非常激动,喜欢跟着母亲学东学西,还没过年就把年货小吃偷偷吃了很多,只是长大后再也没有当年的激动。永安的爆米花糕,香甜酥脆,用白纸包装并扎上红丝带,小巧玲珑,是馈赠亲友的佳礼。


  米丸子


  永安人过年,除夕合家团圆,即便鸡鸭鱼肉齐全,也要备一碗米丸子,意为团团圆圆。吃米丸子还要有配料,将米丸子倒入肉汤煮沸时,佐以香菇、肉丝、胡椒粉,盐和味精少许,米丸子有韧性,天然香甜。


  禾穗粿


  正月初二,为土地公的生日,以农耕为业的村民要佐以三牲酒菜和禾穗粿祭供土地公,祈禳保平安、护禾苗。在永安的街巷小吃摊店,保温的禾穗粿,用竹签插着,吃时沾上甜味酱油,也别有一番风味。


  清流


  客家糯米酒


  客家糯米酒,称为水酒,是和另一种用糯米酿的老酒相对而言。那酒清淡如水,好入口。不但颜色清,口感好,而且不冲脑。将红枣、红糖、生姜、土鸡放入糯米酒中煲,是客家妇女坐月子的上好补品。客家人酿酒,如同举办隆重喜事,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要盛上一碗糯米饭敬佛先祖,也要盛些糯米饭给四邻分享。逢年过节是必须有酒的,大年三十,一碗米酒下肚,便飘飘欲仙,有远离红尘的感觉。


  蕨粉包


  蕨粉包,也称地瓜包,是客家清流特有的传统小吃,是客家妇女逢年过节必上的一道好菜。地瓜包很讲究的是馅料。大多馅料是香菇、瘦肉、冬笋、大葱之类捣碎,加上调味品,放置锅里炒熟。芋头煮熟之后,去皮,拌进地瓜粉反复揉搓,直至如面粉一样可以捏成薄薄的皮,而后包上馅料,或蒸或煮,皆美味鲜嫩。那是山中的珍馐,能端上餐桌招待客人的一道很体面的美食。


  烊豆腐


  烊豆腐色美味香,是清流百姓过节和宴请客人的一道名菜,别具特色,尤为人们所喜爱。纯正的烊豆腐,即有豆腐的鲜嫩,清香,又有肉的甜美,香郁。令人口舌生津、吃了想再吃,即使过了很久,也无法忘却它诱人的香味。那个温馨和韵味永远留在心头,久久地撩拨着您的食欲。


  泰宁


  米花糕


  泰宁方言称其为“米干婆”。米花糕有米干米呈、小米米呈、普米米呈。米干米呈食来香脆爽口、清甜无比。小米米呈是迎接贵客之上品。仔细嚼来,满口生香,余味无穷。


  糍酥


  制作糍酥的工序比较简单,主要有两道程序,一是制作凉皮;二是将干凉皮爆炒成糍酥。香香脆脆滴,吃了一片还想吃。


  将乐


  蛋皮面


  将乐农家把蛋皮面叫做伞面,这是乡亲们逢年过节必上的一道“主食”菜。蛋皮面虽然貌不惊人,吃起来却是汤鲜皮嫩,芳香可口。


  糍丝


  农家为了方便实用,每次炒糍丝都要炒上好几锅,再放到坛里密封,客人来了,随时都可以拿出食用。


  肉冻


  说到肉冻,其实就是骨头冻,将乐乡下有除夕给灶头“守岁”的习俗,这一晚,农人会在灶头把文火烧到天亮,锅里煮骨头汤。肉冻晶莹剃透、口感软滑、咸鲜清口。


  尤溪


  大元宝


  大元宝是白粿的一种,因形如元宝而得名,是春节、端午、七月半等节庆常用的食品与祭品。尤溪人十分喜欢白粿,为了好看,为了讨个好彩头,还要将粿团放进硬木雕制的粿印模板里,用手压印成各种图案的圆形粿块。


  长寿面


  长寿面在尤溪又叫大条面,当然还有一个为了宣传尤溪文化的称呼,叫“朱子面”。大条面,不仅是尤溪人日常必吃的食品,而且还是重大节庆和红白大事必备的食品与祭品。每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到各姓的祠堂去拜祭祖宗,这可是不可缺少的祭品之一啊。长长的大条面,祈求一家大小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编辑:肉粒多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