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小吃店取名风行“记”字
2007/4/9 15:52:22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晨报讯 (记者 卢傲然实习生杜鸣)“石记热干面”、“余记烧梅”、“李记米粉”、“张记牛骨头”……走在大街小巷,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许多带“记”招牌跃入眼帘,是为了简单易记,还是其中暗藏大学问?业内说法还真不少。
汉口卢沟桥路附近,短短不到100米的小巷内,聚集了三四家取名“×记××”的早点铺和餐馆,一些周边的居民喜欢前来过早、聊天,颇有一份“老字号”风味。“张记”早点店老板介绍,店名加个“记”,主要是不想用太花哨的名字,用自己的姓氏加一个“记”字,方便好记又流行。
汉口江汉路、武昌司门口和青山恩施街也风行“记”字店铺,主要集中在汉味早点和特色小炒。老字号“石记热干面”老板介绍,家族卖热干面40多年,当时取名就是图个简单易记,“记”是早期家族企业的标志之一,用自家姓氏取名可以说是很久之前“老土”的命名方式,许多老字号小吃都喜欢加“记”,可如今市面上冒出众多的带“记”招牌,他们也很无奈。
在中山大道上卖了7年热干面的李老板说,他的店是三兄弟一起创办的,取名“李记”相当于李氏。
武汉餐饮协会负责人涂水前说,历史上许多店铺都是以姓氏来打造自己的品牌,“记”在传播领域具备天然的广告效应。不过现在带“记”招牌泛滥,市民真正记得住品牌的没有多少,商家只有从自身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打响自己的招牌。
关键字:
相关阅读:
·日式风格的沙县小吃店装修-深夜食堂既视感的沙县轻食2017-09-06 | ·沙县小吃都开到加拿大了,来看看正不正宗?2016-03-26 |
·品沙县小吃,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民俗文化 2016-03-12 | ·第一代沙县小吃为何败走重庆?2016-03-05 |
·沙县小吃文化城被评为“福建省美食城”荣誉称号2016-03-02 | ·杭州一沙县小吃厨房起火,所幸及时扑灭2016-02-27 |
·寻味|寻找沙县小吃正宗的秘密2016-02-27 | ·沙县:行走中的美食 探寻百年传承小吃2016-02-27 |
·沙县小吃:对失足少年拉一把扶一程2016-01-26 | ·沙县小吃闯江湖的“两把刷子”2016-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