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地摊小吃悠着吃

2007/5/29 11:20:39 来源:燕赵都市报
0

天气越来越热,晚上跟几个朋友到地摊上喝杯扎啤、吃几串羊肉串,成了许多人夏天休闲的不二选择。但与此同时,各大医院急诊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也在不断增多。河北医大三院消化科主任刘改芳提醒,“地摊小吃”卫生条件差,再加上晚上进食过多,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和胃部疾病,市民最好离“地摊小吃”远点儿。

地摊卫生令人忧

“想吃小吃,就别太讲究”,许多人难以抵抗地摊小吃的诱惑:烤羊肉串、麻辣烫、小龙虾、扎啤、煮毛豆……至于卫生怎样就不加考虑了。其实,地摊小吃大部分是由店主自行生产加工的食物,在许多地方都存在卫生隐患。

露天小吃易受污染。夏季天气闷热,地摊小吃大多摆在马路边上,许多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个环境,一边纳凉、一边聊天,还能喝啤酒吃肉串,十分惬意。殊不知,这些食品摆在路边,最容易被汽车尾气、路边尘土污染。

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不佳。按照食品生产、加工的相关规定,食品工作人员应该定期体检,佩戴健康证才能正式上岗。可地摊小吃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自家的亲戚或外来打工者,其身体健康情况无法保证,并且无法做到规范操作,食物之间很容易交叉污染。

食品原料不新鲜。拿烤羊肉串举例来说,羊肉串如果是当天串好的还算新鲜,但有许多地摊为了节约成本,几天前没有卖出的、已经开始变质的羊肉串仍在售卖,但由于烧烤食品味重,食物不新鲜也不容易发现。还有一些流动小吃摊,如炸臭豆腐、麻辣烫,用来现场炸制食品的油和汤汁大多已经变黑,由于反复加热使用,这些食品里大多含有致癌物质。

餐具消毒不彻底。大部分小吃店是不会把餐具放在消毒柜里消毒的,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地摊小吃店的餐桌、餐具总是油乎乎地,而这些都被街边微弱的灯光掩盖了。

进食过多易惹病

排除“地摊小吃”的卫生状况,单从健康角度来看,晚餐一般应在入睡前4小时进餐为宜,而多数大排档的营业时间都在晚上6点到12点,甚至更晚,人们大多把“地摊小吃”当作正餐之后的宵夜,这不但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加重肠胃的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还影响睡眠质量。

从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最受人们欢迎的烧烤食品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燃料燃烧、油脂、肉食品本身、发色剂和香味剂在烧烤时会产生多环芳烃、苯并芘、亚硝基胺等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特别是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内各个器官功能尚不完善,肝脏的解毒功能差,身体的抵抗力弱,更容易致病。

“麻辣烫”的麻、辣、烫口味不仅会刺激口腔、食管和胃肠黏膜,还可能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另外,刚吃完“麻辣烫”的竹签上含有大量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许多人共同使用一锅汤汁、一盘调料,如果消毒措施不彻底,就会成为疾病的传播途径,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不论从卫生角度还是营养、健康的角度,晚上吃“地摊小吃”是弊大于利。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为了一时解“嘴馋”,就忘了饮食安全,地摊小吃还是少吃、不吃为宜。

(本报记者:李慧敏)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