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原材料涨价引连锁反应

2007/7/7 10:22:53 来源:人民网河南视窗
0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副食品涨价“牵一发而动全身”。肉、油、面等食品涨价,已经引发了生活中消费的连锁反应:方便面、包子“瘦身”了,胡辣汤贵了……

  明着涨价还能理解,可是,一些厂家和商贩“减量不减价”变相涨价的做法,让很多消费者没法接受。

  ■商报记者谢朝红沃林婀娜

  【明涨】一碗胡辣汤贵了5角钱

  家住郑州市管城区陇海北二街的苏彦章老先生,到陇海路集贸市场内早餐店吃饭时,发现原来一碗1元的肉胡辣汤涨到1.5元。

  这家早点店老板解释说,胡辣汤一个月前就涨价了,普通的胡辣汤原来5角钱一碗,现在每碗也涨到8角钱。“肉涨价了,油涨价了,面涨价了,汤再不涨价,我这生意还能做吗?”

  不仅小吃摊上的饭涨价了,一些小饭店也扛不住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纷纷把价格提高。家住郑州材料厂街的赵先生说,他经常去的餐厅的部分菜价也提高了2元~4元,“鱼香肉丝从原来的6元涨到了现在的8元,水煮肉片也长了3元。”

  【暗涨】一包方便面少了十来克

  最近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反映,一向号称“加量不加价”的方便面却在上演着“减量不减价”的“瘦身把戏”。

  记者在郑州市内一些大型超市内看到,“减量不减价”的做法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知名方便面品牌:比如康师傅“珍品小鸡炖蘑菇面”外包装上标注的总净含量从原来的114克改为106克;康师傅大食袋的净含量则从原来的120克改为110克……

  不仅如此,街头销售的包子、生煎馒头,“腰围”和馅料明显也缩小了不少,为的就是降低成本。家住棉纺东路的李小姐说,她家门口卖的鸡蛋灌饼以前都是放一个鸡蛋,但是现在却放半个鸡蛋。

  【质疑1】

  “减量不减价”算不算消费欺诈

  “原材料涨价引发食品涨价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商家暗着涨价的做法,比如让包子‘缩水’让面条‘瘦身’的做法就有点不地道了。”市民杨加玉认为,商家这种变相涨价的做法有点消费欺诈的味道。

  回应:

  省消协法律事务部主任李汉生说,目前还没有接到消费者关于商品涨价、定型商品瘦身等方面的投诉。“即便有投诉,我们也不会受理,因为不符合我们的投诉范围,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关的规定不让商品涨价。也构不成消费欺诈。”

  李汉生给记者举了例子,原来一包方便面是100克重,现在变成90克重了,这是从商品价值上判断,是变相涨价了。但方便面在包装上把厂名、厂址、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方面标识都标注全了,符合在市场销售的条件。同一种商品,重量不同了而价格仍然相同,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没有规定不允许商家这样做,也不能认定是消费欺诈。

  【质疑2】

  像兰州一样限制物价可以吗?

  昨日,兰州物价部门首次限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

  看到此报道后,有不少市民也提议:郑州能不能也限制物价?

  回应:

  郑州市物价稽查所所长蔡建铭说,目前郑州物价部门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做法。

  问及原因,他回答,从面上说,虽然限制物价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是这会损害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我个人认为,物价还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原材料涨价引发连锁反应,“连累”郑州很多小吃涨价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