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陈红军沙县小吃要谋求提升和发展

2009/12/12 14:24:00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0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陈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网福州12月9日电(记者 许雪毅)8日,2009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在福建沙县开幕,主题为“展示中华饮食和旅游品牌,推进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陈红军致辞表示,沙县小吃产业成绩显著,但也要注意提升和发展。

    陈红军说,沙县小吃历史悠久,创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旺于当代。改革开放以来,沙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沙县群众善于制作小吃的传统工艺优势,把沙县小吃做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中国餐饮行业中形成经营店数多、区域广、品牌影响大、带动效果好的发展态势。沙县借小吃探索出了解决农民就业、农民进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模式,形成“沙县小吃文化现象”,成为中国餐饮行业中的新兴产业。

    “沙县小吃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一朵奇葩,在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推进标准化实施、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提升品牌效益和产业规模等方面,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陈红军说。

    他认为,本届大会的举办,旨在让全国餐饮、旅游界了解沙县和沙县小吃的同时,为沙县小吃的提升发展和品牌建设提供一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好机会,也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促进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推进餐饮行业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据三明市市长刘道崎介绍,目前正支持沙县小吃制作工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沙县小吃经营模式转变,促进沙县小吃文化成为“海峡旅游”重要元素,以进一步提升沙县小吃和旅游品牌。

    尽管沙县小吃有39个品种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63个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但记者观察发现全国各地很多店铺能吃到的只有扁肉、拌面、炖罐等,摆脱不了“低档次”的标签;另外,由于开店门槛不高,冒牌沙县小吃店遍地开花,极大地损害了沙县小吃的品牌形象。

    此前,沙县代县长肖长根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未来要实行三个转变:从过去重抓数量转变到重抓品质质量;从过去重动员外出转变到重外部管理;从过去重品牌营造转变到重品牌保护和提升。

    他说,未来要强化经营者品牌意识,制定企业标准和良好经营规范,培育标准化、品牌企业,推进品牌公司化运作、标准化实施、产业化经营。还要在沙县小吃发展集中的城市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和品牌规范管理,并通过加强培训、交流、评比、竞赛等活动,提升经营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有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汉族传统文化的特点,被誉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沙县有1.8万多户5.2万人在外经营沙县小吃,常见品种有拌面、扁肉、锅贴、蒸饺、米冻皮、豆腐丸等。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是“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中国小吃之乡”。从1997年开始,沙县把每年的12月8日定为“小吃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本届小吃旅游文化节于6日至10日举办,由中国烹饪协会、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旅游局、三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包括中华美食展销活动、沙县小吃技艺传承暨品牌建设座谈会、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竞赛活动等。

                                                                              责编:心雨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