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闽南小吃炒粿条

2007/11/14 13:58:06 来源:福建日报
0

     粿条,广东人称“粉”,客家人叫“粄”,是用大米磨浆蒸制的薄片,可炒可煮可捞可拌,但以炒的最香,是风行于闽南一带的大众化小吃。

    我最早吃炒粿条是在30多年前的厦门中山路,因为是第一次吃,既便宜,又美味,很对我的胃口,便以为厦门的炒粿条最好吃。后来在漳州的太古桥又吃到炒粿条,觉得也挺不错,可谓各有千秋,正想作文介绍一番,一位“老闽南”点拨我说:“你老在都市里打转转,何不去南靖看看?”

    我跑30公里到南靖县政府驻地的山城镇,打听最好吃的粿条在哪里?南靖人竟毫不思索地答曰:“去大众路的清香饭店。”说得这么干脆,我想,这一家的炒粿条一定是有口皆碑的山城美食了。

    在小县城里,所谓的“饭店”不过是规模较大的饮食店,来者不拒,门槛不高,卖炒粿条这类的小吃也是很自然的。而炒粿条也恰恰是清香饭店的店主、一级厨师陈锡丰的“成名作”之一。经他手炒出的粿条,不糊不烂,香热韧软,滋味口感都属上乘,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笑说:“什么诀窍?粿条原料要好就是了。”

    山城镇做粿条最有名的是曾丁任,他是粿条专业户,也是清香饭店粿条的专供户,每天做100多公斤粿条分送山城镇的10多处酒家、饮食店,自己也设个小摊零售。问曾丁任做粿条有什么“密方”?他笑着连连摇头:“只要不偷工减料就行了。原料一定要选上好的早籼,大米一定要淘洗到水清为止,磨浆要用砂轮,加水也需适度,最后,蒸制时摊浆要薄,火力要猛,快速蒸透……总之,就是多辛苦一点罢了。”我顺手从他的摊上抄起一方粿皮,洁白半透,抖动一下韧性极好,想来吃进口中一定是很有嚼头的。

    厦门、漳州炒的粿条,除了条幅宽有1厘米多,配肉丝、包菜、大白菜、葱段或绿叶菜外,还要加一点水。陈锡丰炒的粿条就不同了,除了粿条切的很细,只比阳春面宽一点,配肉丝、绿豆芽、韭菜,有时加点芹菜、葱段、胡萝卜丝,却从不加水,而用文火慢炒,不但色艳味香,而且韧软热透。粿条炒好后,他还在上面浇一点花生酱,更添食欲。

    清香饭店的炒粿条单人份不过几元一盘,很便宜,我吃粿条时,时不时看到似农民模样的顾客进店便叫:“来一盘粿。”至于那些吃炒菜的,来一盘炒粿条作主食,想来更是少不了的。 (宋祝平)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