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缘
在我自十八岁那年离开家乡后,就踏上了四处打工漂泊的生活。在后来的几年中,去过的地方虽然不多,但也算长了不少见识,哪怕挣的钱仅能养活自己一个人,却从没有过后悔的感觉。
吃、穿、住、行。不管我走到哪个地方,这四条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需达到的。行就不必说了,现代社会出行太方便了,只要旅费足够,就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穿也很简单,话说谁出门时不会穿得整整齐齐的,何况是出远门,顶多带上一两套换洗的衣物就行了;至于住呢,对于我这样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只要能让自己睡得着觉的地方,就差不多能满意了。
所以,抛开这穿、住、行三点,剩下的就只有吃了。按我前面所说的推断下来,那应该就是只要能填饱肚子的就可以了,我应该不会太在意。可事实上呢?在我自己感觉中,我对于其他几点都不怎么挑剔,可唯独对于这个“吃”却是很在意的。若真能做到吃穿住行随意而为、随遇而安却毫不在意的境界,可能也就传说中的那些圣人能做到了。咱普通老百姓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对于一些基本需求还是有所追求的。
因此每当我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时,最关心的就是吃什么的问题了。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饮食文化,要想了解一个地方,从当地的特色饮食方面入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在这些地方,真正能让我铭记于心的特色饮食却并不多。
可能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可能是因为个人喜好的不同。虽然我自认为是一个并不怎么挑食的人,但是有些地方的食物确实很难让我有那种百吃不厌的感觉。
渐渐的,去的地方多了,见识长了,吃过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当某一天,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意外发现了一家沙县小吃店后,我就习惯性地走了进去,随口叫了几样小吃,这时的自己才猛然发现,不知不觉中,我竟然成了沙县小吃的常客。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第一次走进沙县小吃店里,只是在恍惚间,到沙县小吃店里去吃东西成了一种习惯。现在细细想来,除了沙县小吃那种类跟口味多样的特点外,便宜的价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吧。或者说,这也是一种缘份!
曾有一段时间,工作不是很理想,跟同事们出去吃饭时,常常就是沙县小吃了。那个时候,五块钱一盘的炒粿条往往都能吃撑了,兴致高的时候,再叫上一份三块钱的蒸饺或是五块钱的炖罐,那种感觉,现在想想都很有一种再去沙县小吃店里吃上一回的冲动。
在潜移默化中,沙县小吃已成了我在外吃饭时的首选了。其实我看中的并不只是沙县小吃那丰富的口味跟便宜的价钱,更多的可能是那一种沙县小吃文化对我的吸引及日久生情的情感吧!
民以食为天,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饮食不仅仅只是一种填饱肚子的东西,更在岁月的积淀中演变成一种文化,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至人类出现之始就有了饮食,当人类发明文字后,就有了文化,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不论是什么样的文化,只要能流传下去的,都有其自身的吸引力和传统意义。饮食文化如此,沙县的小吃文化亦如此。
今天,当我看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餐饮美食时,我就有一种自豪与兴奋感。自豪的是我们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兴奋的自然就是自己的口福了。
(文/陈德智)
相关阅读:
·日式风格的沙县小吃店装修-深夜食堂既视感的沙县轻食2017-09-06 | ·沙县小吃都开到加拿大了,来看看正不正宗?2016-03-26 |
·品沙县小吃,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民俗文化 2016-03-12 | ·第一代沙县小吃为何败走重庆?2016-03-05 |
·沙县小吃文化城被评为“福建省美食城”荣誉称号2016-03-02 | ·杭州一沙县小吃厨房起火,所幸及时扑灭2016-02-27 |
·寻味|寻找沙县小吃正宗的秘密2016-02-27 | ·沙县:行走中的美食 探寻百年传承小吃2016-02-27 |
·沙县小吃:对失足少年拉一把扶一程2016-01-26 | ·沙县小吃闯江湖的“两把刷子”2016-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