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店老板的用工之道
一个火车司机改行做“沙县小吃”,带出了“致富专列”,引以为豪的是:从没出现“用工荒”。这位早年的铁路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小吃,人是财富。”
说这话的是沙县高砂镇人,名叫张其君,38岁。他中专毕业后分配在漳平,专职开火车。只因想回沙县,就调入了贮木场。没多久,企业改制,他下岗,跟着妻兄去广东做沙县小吃。
妻兄是琅口人,脑袋活络,一个店开旺了,不超过四个月,就转让了;赚了钱,带着亲朋再开店,又转让——这是当年琅口人的生财之道。就这样,小吃店从汕头一路开到了茂名。张其君认为:不妥。他的理由是:开店不能只用亲朋,要收当地小工。店面转让了,小工要带着一起走。
小工凭什么跟着老板走四方呢?做小吃辛苦:凌晨五六点起床,晚上两三点才睡,早年睡的是阁楼。而那些小工多是西南人,才十七八岁,娇得很,爱泡网吧,一路跟到了江苏的昆山市,吃不了苦,想回家。张其君就和他们交朋友,小工住的比自己的好,布宽带,配笔记本电脑,让他们在店里有偿上网。见小工们花钱大手大脚,就扣下些工资替他们存起来,年底寄回家。
然而,年轻人喜欢跳槽。张其君就让利留小工:工资不低于同行,满一年的,月奖100元;满两年的月奖200元,以此类推。从此,小工越做越舍不得走了。
张其君在昆山做“沙县小吃”是首家,如今已促进到百家。这期间,他自己的店也开出了10多家,请亲朋入股管理。实在管不过来,就让权:请优秀的小工当店主,让他们持有股份。于是,小工不仅不走,还帮着招小工。
早年,张其君管理那些小吃店像救火。这家店有人喊:“老板,打肉机坏了!”他就赶过去,排除了故障,还要教会他们修理;那家店有人来电话:“老板,我女朋友跑了,我不干了。”他就奔过去劝解。跟随多年,有的小工经过介绍,与沙县人结婚。就这样,张其君带出了一支小工的队伍。而他的姐姐和姐夫不招小工,两个人经营着一家小店,吃苦耐劳。
现在,张其君还有几家小吃店在外地,小工三四十名,自己在老家从事着多种行当,千里之外,只要一个电话,账就报了过来;要是出差到了店里,小工们不许张其君动手,说:您别抢了我的工作啊,您对我不信任啊,放心吧!
4月1日下午,张其君在他新开张的沙县万鑫担保有限公司的会客室,向记者聊起他带小工的事,笑着说:说好听点,这叫管理,其实是自己可以偷懒了。
责编:德辉
相关阅读:
·日式风格的沙县小吃店装修-深夜食堂既视感的沙县轻食2017-09-06 | ·沙县小吃都开到加拿大了,来看看正不正宗?2016-03-26 |
·‘山寨版’沙县卤肉蛋,虽山寨,也美味..2016-03-18 | ·沙县板鸭如何一年卖出百万只的方法2016-03-18 |
·品沙县小吃,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民俗文化 2016-03-12 | ·第一代沙县小吃为何败走重庆?2016-03-05 |
·沙县小吃文化城被评为“福建省美食城”荣誉称号2016-03-02 | ·杭州一沙县小吃厨房起火,所幸及时扑灭2016-02-27 |
·寻味|寻找沙县小吃正宗的秘密2016-02-27 | ·沙县:行走中的美食 探寻百年传承小吃2016-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