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沙县小吃传奇制造者

2012/8/23 9:53:49 来源:沙县小吃网
0

  说起“逃标”与沙县小吃的关系,不能不提到一个叫邓世奇的人。这是一个沙县小吃发展转折时刻的标志性人物。
  邓世奇第一次入会是在1989年。1990年,县城改造,邓世奇家的旧房子换来了一块地皮,他开了两家店铺。为了能多得一点利息,邓世奇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加入了多个标会。
  1991年,邓世奇第一次叫标,从一个标会里借来了一万多元,准备扩大一下经营。结果钱一到手,就被会长要走了9000元。第二天,会长跑掉了。
  此后数日,邓世奇参加的29个标会纷纷出现状况:会长携款跑掉,投进去的钱要不回来,自己欠别人的外债无法归还。此时,邓世奇投在标会的钱是十五六万,欠亲戚朋友的外债是十一二万。
  他遇到了罕见的“崩会“——标会崩溃了。崩会缘于赌博。沙县人好赌,但多年来标会与赌博两不相干,标来的钱都是去用来做生意的。自1990年起,赌徒也来标钱了,标来的钱被拿到了赌场。赌输了就天天来标,终于导致资金链断裂。
  邓世奇卖了两家店面,还有10多万的外债。无奈的他选择了外逃躲债。
  出逃之时,他身上有5000块钱,还带上了鸳鸯锅、木槌,这是做沙县小吃必备的工具。在此之前,他听说,有先跑出去的人在做小吃,也能过活。
  沙县小吃,本是临时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没想到却让邓世奇的命运从此改变。跑到厦门,邓世奇夫妇用一块塑料布支起个棚子,点起两个炉子,开始摆地摊。地摊不赚钱,又借钱租下了一个店面,从此开始了有钱可赚的日子。他们的小吃店只卖3种小吃,扁肉、拌面、茶叶蛋,其中扁肉、拌面是一块钱一碗。他们一天能卖出四五百碗。这对夫妻喜出望外,小吃这样畅销,他们怎么也没想到。
  就这样,像邓世奇一样因标会崩会而跑路的一群人,成了沙县小吃在沙县以外拓展市场、闯出名号的第一批人。
  赚了钱的人回到家乡,还债的还债,盖房的盖房,给沙县的乡亲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沙县人恍然大悟:往日司空见惯的小吃,在外边竟然能赚到这么多钱。走,出去卖小吃!
  走出去做小吃的沙县人,1996年有一万多,1999年两万多,2002年达到3万多。到2011年已经突破5万。

责编:德辉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