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谣言阴影,沙县小吃开始艰难复苏
沙县小吃店的生意渐渐复苏,时常有消费者的车停在店门口。
10月28日,郑登铭和廖启坚两个小伙子经营的沙县小吃大丰工农路店突然成为大丰市民关注的焦点,原来本地一些小网络媒体、微信、微博“揭露”该店以老鼠肉代替牛肉炖汤,该消息因为太有爆炸性而迅速被公众转载,不过两三天的功夫,该消息在坊间发酵扩散,给小廖、小郑的沙县小吃店以重创,从平时的营业额2500元左右骤降到一、两百元。11月1日,《新华日报》以《“鼠肉充牛肉”?原来是栽赃》为题在头版进行了还原,让公众看清造谣者的险恶用心。到11月28日,谣言散布正好一个月,这一个月来小廖的沙县小吃店运营得怎么样?大丰其他的沙县小吃是否复苏《大丰之声》专程走访了沙县小吃大丰工农路店。
忙碌中的小廖很感激大丰之声组织正义的网友们声援沙县小吃,为小店带来生机。
感恩正义始终相随
沙县小吃被栽赃“鼠肉充牛肉”,这在沙县小吃发展史上还是头一遭。创业不久的小廖、小郑自然没有碰过这样棘手的事。虽然遭此重创,但在困境中的两个年青人也时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正义。11月1日,《新华日报》在头版为沙县小吃正名,指出这是一起恶意的栽赃陷害。次日,《大丰之声》对沙县小吃店跟踪调查,向公众反馈了小廖、小郑他们蒙受的巨大损失。紧接着,《大丰之声》网站组织一些正义网友到沙县小吃声援,在小吃店吃饭、逗留、打牌,网友们为小店带来了人气,让更多的公众进店放心消费。一时间,“支持沙县小吃,粉碎网络谣言,弘扬正能量”的倡议在网络传递,小城大爱流淌在沙县小吃店,也激活了被栽赃谣言蹂躏的公众信心,市民们吃沙县小吃的信心慢慢在恢复。更难得的是11月12日,《新华日报》再次在头版跟踪报道沙县小吃,高度肯定《大丰之声》的跟踪关注以及组织网友的声援行动。《新华日报》辟谣报道发表后,大丰市公安局将此案列为大案办理,大丰公安干警还来到《新华日报》报社,向相关记者调查取证。
淮阴小伙子走了两三里路来到沙县小吃工农路店吃午饭,他是沙县小吃的忠实消费者。
一个月有4天营业额突破1000元
现在,沙县小吃大丰工农路店平均每天有八、九百元的营业额,一个月下来有四天甚至超过了1000元。最高峰是11月4日,营业额达到了1160元,其他的几天都分散在中旬、下旬。“这主要归功于《新华日报》和你们大丰之声网站组织网友来声援我们小店,让社会公众放心来消费的。我们人生地不熟,不是你们热心帮助,我们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小廖感激地告诉一言。但这个营业额还没能让小廖的店做到保本经营,“我们要做到1200元每天的营业额才能算保本,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天忙到晚其实还是亏的,就是亏多亏少罢。”
一言来到小廖的沙县小吃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00过后,小店里的7张小桌3张有客人就座。看得出,经过了一个月的“消化”,消费者日趋理性,谣言的阴影正在慢慢远去,不少老客户又习惯性地走进小店消费。
小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前面的客人走,很快就有客人再进来。前面的三桌消费者刚走,就走进一位淮阴小伙子,他在大丰打工,昨晚看电视连续剧一直看到凌晨,一觉睡到中午12点多才起床,洗漱完毕走了两三里路才走到小廖的沙县小吃店吃中饭,他点的是鸡腿饭,有烧鸡腿,有青菜、咸菜,有香干,他吃完了饭,发现盘里还有不少菜,便又到后厨的电饭煲里添加了半盘饭。他告诉一言,他是这里的常客,在大丰工作的这么长时间,他就是喜欢沙县小吃的口味。
在沙县小吃荣海菜市场店经营的郑上彬表示他们的店还没有恢复到原来营业额的一半。
市区沙县小吃店都未恢复元气
到下午2:00过后,吃饭的人渐渐少了起来,小廖、小郑也开始准备吃中饭。“以往我们忙得都停不下来,从上午11点到下午3点,7张小桌几乎都是人,有时排队的人都要排到打包桌。我们几个人都要到下午3点多钟才能吃到中饭,现在生意没有过去好,吃中饭算是比较早的。”一言看到,店里只有小廖和小郑在招呼和接待客人,原来店里生意不是太忙,他们四个年青人分成了两组,中午这个时候,小方小两口在宿舍休息,等过了中午时候,小方他们陆续来换小廖他们。到了夜里,小廖再来替换,直到凌晨3点多打烊。
这时走来了一位福建口音的小伙子,一问原来是在市区荣海菜场北大门对面经营沙县小吃店的小伙子郑上彬,小郑告诉一言,这时候他的店里生意已经平静下来,他才有空到小廖这里串串门。他的店位置相对偏僻,房租只有工农路店的零头,用工也少,因此成本较小。但这次受谣言影响,他的店也遭受重创,原来每天能做1200元的营业额,至今一个月,一天只能勉强做到五、六百元。“做到600元一天我的店才算保本,现在还没能达到保本的标准。”郑上彬告诉一言,市区的其他一些沙县小吃店也都没有恢复元气,情况最好的已经恢复到七、八成,情况差的还没恢复到原来一半。
“有意思”连锁餐饮店老板来到沙县小吃店打饭,他很关心小廖被栽赃案的进展。
沙县小吃魅力依旧 希望就在前方
沙县小吃作为走向全国的特色小吃,毕竟绝活众多,人到店门口就能闻到瓦罐的香味。客人在吃饭的时候,小廖接到了一个电话,原来是“小男孩”跑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打来的,有客户请他们买沙县小吃的两份大排饭,他提前20分钟打电话给小廖,让小廖提前加工,到时他们来店里取。接到“小男孩”的电话,小廖就忙开了,烫青菜,盛饭,配菜,打包,两份都打好,“小男孩”的员工来到店门口,交给小廖15元钱后,便离开了。小廖告诉一言,“小男孩”、“飞毛腿”这些跑腿公司也是他的老主顾,客人订餐的时候,他们常到他这里买。沙县小吃被谣言栽赃的时候,他们常到店里给小廖小郑鼓劲,只要客人订沙县小吃,他们都来小廖的店里买,这些都让小廖倍受感动。
曾经摆在店门口喷绘着《新华日报》报道的“辟谣牌”已经消失,一言询问小廖缘故,原来近期大丰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城管要求所有经营者不得在店铺前摆放广告牌,小廖的“辟谣牌”自然也在禁止之列。“要是能让摆,我还准备再换上《新华日报》的跟踪报道呢。”小廖坦言,“不过我也知足了,开始几天的辟谣,已经为我挽回了不少影响,现在大家都不摆放,我也不能搞特殊化。好在广告牌是借的广告公司的,城管不让摆,我就把广告牌还给了广告公司,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小店对面的“有意思”连锁餐饮店刚开张不久,可能是店里给客人吃的饭不够了,老板跑到沙县小吃来打一盒饭,他边打饭边关切地问小廖:“上次造谣的案子破了没有?这些小人太可恶!就知道在背后搞小动作。”小廖告诉邻居老板:“还没听说有什么进展,公安局就找过我一次,做了笔录,以后就没有什么消息。”邻居老板不解:“这个案子并不复杂啊,怎么坏人还没抓到?”“我相信肯定快了,”小廖笑着回应,“我店里的生意渐渐恢复起来了,相信不久造谣的坏人会被抓到的。”
小店被公众广泛关注,也让小廖他们更注意店容店貌,现在的店面更整洁。
规范的形象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忠实的消费者依旧来店里消费。
小廖接到了电话,原来是“小男孩”跑腿服务中心员工来订餐的电话。
经过十来分钟的忙碌,两份饭菜准备好,小廖打包等待“小男孩”来提取。
“小男孩”跑腿服务中心员工如约来提预订的饭菜,小廖困难时他们始终支持小廖。
沙县小吃店门口的“避谣牌”已经消失。不但沙县小吃,其他所有店面也不准放置宣传牌,这是为了配合全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
消费者的陆续光临,让小廖、小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