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与折翼小鲜肉们的故事
在度娘的搜索栏里输入“沙县”,首先跳出来的可能多半是吃的,比如皮薄馅儿厚的扁肉、油光灿灿的葱香拌面或者是香气四溢的烧麦子……
然后你再输入“小鲜肉”,一定又跳出好多年轻貌美、肌肉紧致的小男神们……小编真的不是故意在这诱惑吃货和花痴们的,只是今天的主题真的和沙县小吃和青少年们有关系!好了,快快收回你刚才淌到嘴角的哈喇子,我们要进入正题了。
实际上,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沙县人民法院的少年法庭如何在少年司法的柔性运作中实现创新,并将曾经犯过罪的问题少年们引入正轨,而沙县小吃就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到此,你一定好奇了吧?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沙县小吃是如何在这些问题少年身上发挥大作为的。
少年法庭指的是专门处理16岁以下少年犯的一种特殊法庭,其亦有权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发出监管和保护令。少年法庭也曾被誉为“特殊的希望工程”,因为惩罚并不是少年审判工作中最主要的目的,而是以化解冲突、修复关系,让失足少年重新回归社会为主的。
也就是说,要在原本我们印象里冷酷无情的司法程序当中,注入一些柔化剂,彰显出对折翼少年的人文关怀。而我们福建三明沙县人民法院近年来,就在这方面有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80后年轻法官上阵
开通微信微博增进交流
吴鸿强出生于1986年,是一名典型的“80后”。此外,他还有一个正式的身份——三明市沙县人民法院少年与家事庭的副庭长。
作为一名法官,吴鸿强不仅专注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十分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和这些失足少年沟通。于是,敢于创新的他借力新媒体,不仅开通了少年法庭的微博、微信平台,建立留守儿童的QQ群,还尝试拍摄制作法制微电影和情绪引导短片等。这些不仅仅扩大了少年法庭在社会的影响,也让他更能走进青少年犯们的内心世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鸿强说到:“现在属于新媒体时代,我们面对的对象属于青少年,他们对于新媒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比较快,我们也要赶上他的步伐,通过这个新媒体能更好地和青少年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都有在微信上面聊,更放得开,你如果当面来法院聊,他们就不是很愿意说话。”
沙县小吃培训基地
问题少年的新生之路
微电影《归来》当中述了沙县的留守少年余至诚因为一次冲动将人捅伤,被判处刑罚。后来在青年法官的帮助下实行附条件缓刑,得以在缓刑期间到沙县小吃培训基地参加培训获得技能证书,从而走上小吃创业的道路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主角的原形就是上文提到的80后法官吴鸿强,另外其中提及的附条件缓刑也是沙县人民法院少年与家事庭工作当中的亮点。
近年来,沙县人民法院少年与家事庭与沙县的小吃办在小吃培训中心设立了新生创业基地。鼓励、督促失足少年在缓刑期间参与小吃的培训,获得小吃的技能以及培训的证书。同时还鼓励他们外出经营小吃,并通过联系当地的农商银行在资金上也给予支持和帮助。
沙县人民法院院长陈昂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仅仅让失足少年能够重新走上社会,给他们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更重要的我想是还是提高他们的一些技能,生存的能力,让他们在社会上能够有立足之地。所以说,基于这一点考虑 我们沙县法院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怎么样能够在这方面能够为这些失足的少年能够提供一些更多的帮助。三年以来,我们沙县法院总共有四十多名的失足少年获取了小吃的培训证书,让他们能够外出创业经营小吃。”
沙县人民法院尝试将新媒体通讯手段来解决与问题少年的沟通难题,运用沙县小吃创业培训基地为青少年犯们提供新生路,这就是少年司法审判中的人文关怀。如果你下回在外吃沙县的时候,看到一个气质不凡的小哥,也许他当初就是一个被沙县小吃拯救的折翼小鲜肉呢!
编辑:肉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