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人引以为豪的“沙县小吃”沙县人你真心懂吗?
沙县小吃成就35亿产值
拌面、扁肉、蒸饺、炖罐、茶叶蛋——沙县人凭着这几样小吃,征服了全国的餐饮市场。据统计,截止目前,在外从事沙县小吃经营业的户数达1.8万户、5.2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2%和农村劳动力的60%。沙县小吃产业也成为年营业额已超过35亿元,年创纯收入6亿元以上的大产业。全国各地都有特色小吃,但沙县人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小吃业的一部传奇。
第一批出走的人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境内,闽中腹地,千年古城,是全国26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远落后于福建沿海地区,还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境遇。为了生计,沙县人陆续走出大山,到外地经营小吃业。
据沙县小吃业内人士介绍,第一批外出闯荡的以沙县夏茂、梨树、琅口、南阳、南霞等乡镇及沙县城关人居多。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的特点——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而真正促成沙县人大批出走的,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倒会风波,二是旧城改造导致的房屋拆迁。
帮、扶、带成就小吃大军
这是当时沙县人经营小吃的普遍特点:租一间不大的店面,卫生环境不好,经营拌面、扁肉、饺子、炖罐、茶叶蛋——这几样小吃也成为沙县小吃的标志食品延续至今。此外,当时大家普遍没有办理任何证照,工商局一般一年查一次,抓到只罚款500元,并不妨碍经营,这让开小吃店的门槛变得极低。
“很多人都不敢跟外人讲自己赚钱了,而偷偷地把亲朋好友叫出来经营小吃。做小吃赚钱的消息就这样在沙县传开了,吸引更多沙县人走出去经营小吃。“会做的教不会做的,一个带一个,两个带一双,沙县小吃店越开越多。”
政府的推动
“沙县小吃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品牌带动的产物。”
标志性的事件是:1997年8月20日,在沙县政府、沙县工商联的牵头下,沙县组建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当时会员不足百人。1998年,公会注册了沙县小吃服务集体商标。
更上一层楼
外出经营的人越来越多,沙县小吃产业也越做越大。据小吃办统计,截止目前,在外从事沙县小吃经营业的户数达1.8万户、5.2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2%和农村劳动力的60%。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会员也从12年前不足百户,增长至近3000户。沙县小吃产业也成为年营业额已超过35亿元,年创纯收入6亿元以上的大产业,行业收入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沙县政府做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大大提高了沙县小吃的品牌知名度。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小吃业主逐渐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反过来成为助推沙县经济的重要力量。
在城关,开发的商品房近六成都是小吃业主购买的。有的业主靠小吃赚到第一桶金后,转而投资房产、小水电,或者创办企业。小吃业的繁荣,还带动了调料、桌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外出小吃业主中,目前已有几百人回乡投资办企业。
认真想想看看,这就是我们沙县小吃几十年来创造的种种辉煌,我们因"它"生活才会变得更好,所以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不爱"沙县"。
编辑:肉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