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话播音】沙县小吃的未来何在?
沙县政府虽经历了多次换届,但是推动沙县小吃发展的任务从未懈怠。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沙县小吃由地方小吃走向全国,沙县政府功不可没。沙县政府对沙县小吃虽有“养育之恩”,但是反过来,政府之手的影响,也成为了如今沙县小吃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
“沙县小吃不可能永远躲在政府的庇佑下成长,未来政府应该渐渐放手,减少对沙县小吃发展的直接干预,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严明航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对于沙县小吃想要上市的野心,业内人士都认为目标还太遥远。在严明航看来,要实现上市,沙县小吃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盈利能力较强、管理规范的公司,这就意味着沙县小吃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整合门店资源,统一生产经营标准,真正实现连锁经营。其次,在进行资源整合之后,公司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系统,增加财务透明度,以适应上市公司监管要求。最后,提高品牌运营意识及能力,改善业绩,使公司业绩达到上市要求。
说到底,任何可能的投资者都会问,如果上市,规模十倍于麦当劳(中国)的沙县小吃,究竟有多少门店资产可以装入上市公司?而沙县人也会扪心自问,沙县小吃如果上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是沙县小吃必须尽快回答的问题。
而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沙县的人而言,更大的隐忧或许在于,愿意做小吃生意的年轻人在哪?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远离上一代人赖以谋生的小吃业。和许多沙县小吃业主一样,范祖娥的孩子已长大成人,但她并不打算把手艺传给自己的孩子,“做小吃太累,赚的都是辛苦钱,”范祖娥言语中尽是对孩子的心疼,“我的孩子有时候来了店铺,就在外面坐坐,也不进来,希望他以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范祖娥说道。类似的情景也发生在沙县小吃业主肖树烂身上,“曾叫女儿来北京帮忙,她待了不到两个月就又回老家了。”
不过与此同时,一些沙县小吃业主也开始了对现代餐饮经营模式的探索。
出生于沙县高砂镇小洋村的李贤锦亦是沙县小吃业主转型中的一员。李贤锦和弟弟李贤椿早年外出经营沙县小吃。2006年,李贤椿回到沙县,与李贤锦一起,在当地开了一家名为“李记小吃”的沙县小吃店。
小吃店生意红火,每月最少有上万的营业额,但是李贤锦兄弟俩的目标还不止于此。“当时打算进高校和商场开小吃店,但要想进入这些地方,前提是你必须有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化的运营。”李贤锦告诉《中国企业家》,2009年,他和弟弟李贤椿一起成立了沙县新食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李记小吃店则成为公司旗下的一个小吃品牌。公司成立后,除了更新门店形象,仿洋快餐风格进行装修外,李贤锦还统一了各个门店的生产经营标准,各个门店的原料、配料由公司统一发货。
公司化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少推介会都要求以公司的名义入驻,而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公司化运营后,我们参加了如澳门行、海峡两岸文博会等小吃文化品牌推介会。”
对于未来,李贤锦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小吃生意发展的好,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干这行?”他反问道。李贤锦力推沙县小吃向公司化方向发展,“做小吃的活儿完全可以雇人来代替,我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公司管理层面,这样也许会让下一代更容易接受小吃生意。”李贤锦说道。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