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足表现沙县小吃特色的,是它?
南方文化与旧中原文化的血缘关系,有许多有趣的例证。一个现代客家人,他的语言可能类似于河南某地的方言。若说饮食,一般说来,北方食面,南方食谷。譬如饺子,江南一带,或有食客,但是把它当作一种风俗来吃者,显然不多。然而面粉在沙县,却像北方一样,占据显要地位。主食自是稻谷,小吃的大部分则来自于对于面粉的创意,像水饺,像芋饺,像习馃。
沙县人像北方人,除夕之夜,必包饺子。不过有一个不同,北方饺子太单一,沙县饺子却多变化。首先是馅,沙县人叫“心”,北方之用于饺子馅者,不是白菜就是荠菜,或者是韭菜,也许还有香菇。沙县饺子在千许年的发展中,完全继承之外,特别突出笋干的使用。
福建多山,山多翠竹,笋之收获极富,晾成笋干,届时水里一泡,加上炒功,极鲜而香。笋干剁成米状,杂入猪油泡(肥肉炸后的残渣),遍洒葱花,是顶好的饺子馅。
不特如此,最足表现沙县小吃特色的,我以为应在芋饺。芋饺也是饺子的一种,唯外界并不多见。据我所知,浙江金华小吃中也有芋饺之谓。
某年在杭州新三毛酒店吃到一道芋饺,形状皆肖沙县芋饺,但是完全无馅,只是一层芋头和面粉裹就的面皮,并且与白菜同炒,已经超越小吃的外涵,淡而无味,也不足称道。吴山小吃广场开张以后,五楼金华小吃摊前也打出芋饺的招牌,因有前度新三毛的殷鉴,遂亦无意下箸。其实沙县的芋饺,也并不是自己的发明。
据行家考证,应该是出自建宁一带。沙县取为己用,把芋饺之妙发挥到极处,完完全全是庄子所谓“进乎技而近于道的那一类。
我自幼吃沙县小吃,虽然很少下厨操刀,自问饺子一类,也可以算拿手好菜。但是芋饺,就不敢造次。
首先芋饺的皮就有大讲究,不是一般饺子之用面粉,是用木薯粉,木薯或许是福建的特产,故致福建以外,难以见到正宗芋饺的踪影。另用芋头,宜选沙县人之所谓“鼻涕芋”的那种,言其柔软有韧性而已。芋头蒸熟打烂,并木薯粉搅到一块,乃成芋饺所特具的面皮。但是芋头和木薯粉的比例不好掌握,芋头太多,则稀;太少,面皮就没有韧性。
因为芋头多生在夏间,所以芋饺是沙县人渡中元节的节日食物。厨下正好木薯粉告乏的话,也可以拿地瓜粉瓜代之,但是绝没有用到面粉的。芋饺的精髓尚不在此。比例恰好的面皮,填以笋干和精肉炒就的馅子,捏成的形状类似江南的菱角,何以如此,风俗之外,也许还有适当的道理,非我所知。
芋饺下锅必经三煮,因为笋干为馅,非此不能全熟,这是我后来才理解的,当我仍在沙县时,下芋饺,耐心等它浮起三次,不过柄遵时令而已。
本文来源:天涯社区